党建引领 持续迸发老旧小区改造新活力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5-09 点击数:
楚雄市住建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引领力持续迸发老旧小区改造新活力,努力实现思想观念上“更新换代”,能力素质上“升级换挡”,工作方式上“提质增效”,努力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一、党建引领,改出老旧小区“新格局”
着力把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一是筑牢“桥头堡”。积极推动“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有机融合,突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点课题,构建“党建+物业、支部+小区、党小组+楼栋”社区组织引领体系,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让党旗在老旧小区改造场高高飘扬,在党员攻坚克难中熠熠生辉。二是运用“新理念”。制定《楚雄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健全完善“简化审批”“专项维修资金归集”等内容和“1+N”统筹机制,以旧改为主线,联动完整社区建设、电梯加装、管网改造、危旧房治理等专项同步推进,精准把握“留”“改”“拆”,实现“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效果。三是推进“齐发力”。通过递送一封倡议书、发放一份政策宣传单、召开一次民情恳谈会等“十个一”活动,逐步提升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认同感。围绕城市体检短板、弱项及城市更新谋划的21个核心更新片区,整体性推进老旧小区、海绵城市、绿美城市建设,变“伤筋动骨”为“脱胎换骨”。近年来分年度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共276个,惠及15498户71291人。
二、问计于民,改出老旧小区“新秩序”
坚持从居民急难愁盼中找准老旧小区改造的发力点,增强群众获得感、认同度。一是问政于民“改”。严格落实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组织实施的工作流程,充分问政于民,实现“要我改”为“我要改”。坚持“一院一策”,从“政府配菜”向“居民点单”转变,让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居民满意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二是借力于民“管”。坚持“改造提升”与“管理提质”同步推进,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的小区长效管理,在设计、施工、验收、交付、使用、维修、管养全过程各环节,严格行业监管,强化群众监督,促进改造整治质量全面提升,做到居民全过程参与,监管全方位覆盖,把“谁来管、怎么管、管得好”落到实处。三是问需于民“用”。改造设计方案对居民“急难愁盼”的诉求均予以回应,聚焦“一老一小”新建幸福食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便民超市等功能区,着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所盼所愿变为实景。



三、分类施策,改出老旧小区“新生活”
统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质量与促进发展,高质量推进工作。一是“红色底蕴”厚重起来。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红色物业”体系,按照不同的小区类型搭建红色阵地,配套完善党群服务中心、红色议事亭、老年之家、儿童之家等各类功能设施,依托红色阵地开展节日特色暖心服务,切实增强小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二是“海绵效应”呈现出来。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围墙边界,拆除违章建筑,建设雨污分流管网,新建电动车智能安全充电桩,增设口袋公园、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先后完成改造片供水管网26.7公里、污水管道18.5公里、雨水管道18.3公里、卫生设施35个;改造新建“口袋公园”11个,改造增添绿美面积1.3万平方米,增加海绵城市设施0.75万平方米;增加健身设施135套,增加车位7900个,确保改造后小区外观“颜值”不反弹,内在“气质”有提升。三是“魅力氛围”营造开来。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社区文化以及小区文化,实现老城市的全新化展示、老场景的沉浸式体验、老建筑的生活化再现、老社区的参与式营造,融入楚雄文化元素,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老旧小区跃升为独具魅力的特色小区。
楚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杨春燕
上一条:五一“不打烊”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网”
下一条:【简讯】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开展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