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宜居城乡 >> 正文
楚雄州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简报 第7期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7-10    点击数:

为进一步改善全市环境卫生面貌和人居环境,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楚雄市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管理,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治理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提前介入,加强源头治理。安排部署执法人员对主次干道垃圾箱周边、十字交叉路口、重点监控门店等问题多发部位进行严防死守,一旦发现有人随意倾倒垃圾,执法人员立即阻止,进行劝说教育,告知垃圾倾倒时间和地点,并要求其自行清理倾倒垃圾,对拒不整改的当事人,按规定实施处罚。

二是强化执行力,注重时效。加大对城区生活垃圾清理清运力度,针对日常生活垃圾及时清扫、收集和转运,缩短垃圾存放时间,做到日产日清,定期对垃圾收集设施、中转设施和运输车辆开展清洗、消杀、除臭工作。

三是完善设施,确保无害处理。加强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建设,配齐配全垃圾桶、垃圾转运车等环卫设施,对生活垃圾进行密闭运输,做到日产日清,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

四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公告、微信群等形式,积极宣传生活垃圾处理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成效,倡导绿色、环保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整治工作氛围,取得社会广泛认可和支持。通过治理,全市环境卫生得到极大的改善,人居环境面貌得到了显著提升。

(楚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姚安县启动智慧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二期工程建设

为加快推进姚安县智慧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二期进程,进一步扩大项目覆盖区域,将垃圾治理范围扩大到栋川镇、光禄镇的所有村、居委会,太平镇的白石地、太平两个村委会,经县政府批准同意,我县启动了姚安县智慧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二期项目。

2020年6月5日由相关县级部门和各相关乡镇参与完成了对姚安县城乡环卫一体化二期项目涉及2个垃圾热解站工程选址踏勘,开展了项目所需的用地勘、测绘、用地报批、林地报批、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用地征用补偿等前期工作,正式启动了二期项目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与社会资本方侨银环保公司积极对接项目资金投入、姚安项目公司机构人员健全、环卫车辆和设施设备投入等事项均得到积极回应。按照项目实施计划,所有前期工作于2020年7月31日前完成,并于8月15日以前开展土建工程施工并形成实物工程量以及进行相关设施设备采购,于10月底全面开始试运行,11月全面正常运转。

(姚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元谋县江边乡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成进入试运营

江边乡集镇污水处理工程是乌东德水电移民工程的附属工程之一,该项目主要解决移民搬迁安置后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江边乡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分为污水处理站点及配套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站点设计规模为509.2m³/d,出水水质执行一级B标准,处理工艺为“预处理+接触氧化”工艺,采用埋地式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站点投资为396万元。污水管网长度20646米,钢筋混凝土化粪池79座,排水方井1105座,污水检查井375座。配套管网投资为757.59万元。江边乡集镇污水处理工程累计投资1155.59万元。

江边乡集镇污水处理工程配套管网与村内道路建设同步启动,污水处理站点于2020年1月启动。截至2020年5月污水处理站点及配套管网均已全面建成,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江边乡集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建成有效解决了5500余人搬迁安置后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真正做到了污水“应收尽收”。有效的提升了江边乡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进入河道,从而污染金沙江流域水质的情况发生。

(元谋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三个结合”让“方便”更方便

永仁县猛虎乡位于滇中高原北缘,金沙江支流羊旧乍河上游,地处永仁县中西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6公里,东与永定镇接壤,南与宜就镇相连,西北与中和、维的两乡毗邻,全乡共有国土面积196平方公里,全乡5个村委会,69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519户9683人。

随着农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农村简易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传染病多发、村庄容貌差等问题日益凸显。自2018年开展厕所革命以来,猛虎乡将厕所革命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准扶贫工作、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相结合,统一规划、统筹组织、统一奖补,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截至目前,全乡共实施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424户,累计建设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农村公厕59座,其中集镇二类公厕3座,行政村公厕6座,自然村公厕50座(包括人居环境补短板简易公厕34座),顺利完成县农业农村局下达猛虎乡公厕改造任务2座,户厕改厕任务25座,均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一、与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

(一)推进厕所革命环环相扣,既需要和国土规划相结合,又需要和污水治理有效衔接。仅就厕所革命论厕所革命,好比空中楼阁,难以真正造福百姓。猛虎乡注意到了这一点,从2018年开展厕所革命开始,农村厕所改造就被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以《永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细则(2018-2020)》为指导,多举措狠抓全乡农村厕所改造工作。一是拆旱厕与村庄“七改三清”行动同步,猛虎乡坚持“一拆到底、一室一厕、厨卫入户”的原则,运用旱厕改造补助的红利引导农民主动开展“三清”。二是拆旱厕与搬迁点、新农村建设同步。所有的搬迁点和新农村建设点旱厕必须全面清零,已建成的3个搬迁点、1个新农村建设点,共4个村民小组旱厕改造达标率已达到100%。三是拆旱厕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同步,厕所改到哪里,污水治理就推进到哪里。

(二)为加强组织领导,猛虎乡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推进厕所革命相关工作,乡级各部门及各村委会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层层分解,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改厕任务落到实处。

二、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

为确保到2020年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达到《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云南省贫困退出标准和脱贫成果巩固要求指标说明〉的通知》中人居环境1档标准,猛虎乡把“厕所革命”纳入精准脱贫,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考核。一是所有易地扶贫搬迁点必须厕所入户,猛虎乡2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共164户全部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入户。二是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对具备改厕条件的进行改厕,全乡共改造C、D级危房517户,对具备改厕条件的旱厕应改尽改。三是不具备改厕条件的建设共用公厕,通过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人居环境补短板项目改造简易公厕34座,涉及42个村民小组。

三、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相结合。

迤帕拉一组有农户37户,村落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厕所普遍为旱厕,巷道较多,狭窄细长,交通比较拥挤。2017年以来,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委托设计公司对该村落进行了规划设计,规划共安置农户 62 户,现已建成31户,建成户全部实现厕所入户。猛虎乡党委政府为加大土地集约利用的统筹力度,原散落的3个村庄

25183㎡的宅基地土地基础上,通过实施城增村减土地挂钩项目,使村庄村落的有效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5441㎡,节约土地9742㎡,土地有效利用率达到了100%。同时,通过实施尼白租水库水源地保护以及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完善了村间雨污分流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水、电、绿化和亮化等公共基础设施,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聘请保洁员等措施,村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管出新风正气——宜就镇地什苴村“红黑榜”让“一约四会”显威力

地什苴村距永仁县宜就镇集镇2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62户1365人。地什苴村党总支下设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1人,其中:女党员14人,少数民族党员34人。今年以来,地什苴村大力推行“一约四会”红黑榜管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新路子。

一、主要做法

(一)是修订“红五条”。针对原村规民约针对性不强、村民认同率不高的问题,扶贫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党员会、户长会讨论,提出了涉及参与公益事业建设、村集体资源资产管护、执行村“两委”重大决定决议、孝敬赡养父母教养子女、自觉参加户长会、村民大会的村规民约“红五条”,并就村民违反相关条款如何处罚进行了规定。“红五条”经村“两委”会议商议、村民议事会审议和召开群众大会进行表决后确定。

(二)是成立村“四会”。从村间有威望、有公心、有能力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中推选人员,组建充实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并建立了日常活动制度,定期对村间公益事业、重点事务进行讨论,对遵守村规民约的情况进行监督。依托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对婚丧嫁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民间风气进行评议,强化对村民教育、引导、规劝、监督,引导群众遵守村规民约、公序良俗。

(三)是建立“红黑榜”。在村间醒目位置,利用整块墙壁设立村规民约“红黑榜”,把村规民约“红五条”写入“红榜”;把违反“红五条”的人和事写入“黑榜”。榜单由“四会”讨论提出,并经“四议两公开”程序确定。违反“红五条”的人和事,除在“黑榜”进行通报外,还按照相应条款进行处罚。“黑榜”管理期限为六个月,通报期满,经村民议事会讨论合格后,给予消榜管理,若讨论不通过,继续列入“黑榜”通报。截至8月,全村共推出“黑榜”2期,5个事项受到张榜曝光。

二、取得的成效

“一约四会”“红黑榜”的实施,使群众日常生活有约束、有敬畏;使村务管理有规范、有制度;使村规民约的落实有监督、有评议,使村组“小宪法”从“软规定”变成了“硬约束”。“红黑榜”施行以来,地什苴村群众参与公益事业、投工投劳的积极性显著增强,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得到弘扬,特别是赌博酗酒、大操大办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村里呈现出邻里团结、尊老爱幼、相互帮助、家庭和睦的良好风气。

在村集体管理的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长期以来,农村的一些“麻烦事”成为村集体管理的心病。例如不赡养老人、公益事业无人参与、村组公共设施屡遭破坏等问题,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仅靠行政手段难以解决问题,还会引发其他矛盾;选择道德评判,又缺少约束力,效果不好。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营造村民自治的氛围,激发村民自我管理的意识。而在现实中,“一约四会”大多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并未发挥应有的功能。我们探索建立“红黑榜”模式,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村民评议监督,明确处罚规定,让“一约四会”不再流于形式,保障村组“小宪法”的实施。



楚雄州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 7月10日印制

上一条:楚雄州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简报 第8期
下一条:楚雄州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简报 第6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