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53230056881017XU-/2025-0730001
- 公开目录:政协提案
- 发布日期:2025-07-30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对楚雄州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0114号提案的答复
楚住建复〔2025〕 号
尊敬的张武、高昂委员:
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管理执法构建有温度城市的提案的提案(0114号)已经交由我单位主办,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城管执法的权限、程序和责任”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近年来,楚雄州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云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楚雄彝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严格执行《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云南省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办案手册》,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执法标准。一是认真梳理,依法建立城市管理执法权责清单,科学明晰审批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综合执法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流程,明确工作时限、标准,确保每个案件精准无误。二是健全和完善部门之间的首问负责、执法联动、案件移送、相互监督、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畅通行政执法与司法工作衔接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动地方性法规修订工作,计划2026年启动《楚雄彝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修订调研,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执法权责边界,规范城市管理执法流程。
二、关于“优化执法方式”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一是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每年举办城市管理执法水平提升培训班,加强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专业素养。二是全面落实“721工作法”(70%问题用服务解决、20%问题用管理解决、10%问题用执法解决),大力开展“劝导+服务”的柔性执法、文明执法,灵活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动指导等非强制行政手段,杜绝粗暴执法。三是制定完善城市管理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即《不予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免于行政强制清单》,在执法工作中严格落实“四张清单”制度,全面运用柔性执法方式,对占道经营、跨店经营等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当事人给予警示教育,不予行政处罚;对机动车辆初次违停的从轻处罚,多次违停的顶格处罚,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四是扎实开展城管执法不规范问题集中整治,印发《楚雄州开展“整治城管执法不规范问题”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行政处罚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不断改进执法工作方式,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程序,坚决纠正执法不规范、不文明行为。五是规范临时经营管理。目前楚雄、双柏、武定等县市均已划定临时经营疏导区。下一步将在全州推广经验,在城市划定临时经营点,并配套完善卫生、安全等管理措施,实现疏堵结合。
三、关于“建立矛盾调解机制”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一是联合司法部门在各县市执法大队设立矛盾调解室,制定调解工作流程和规范,配备专职调解员和法律顾问,对执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进行“一站式”调解。二是持续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推动城市管理执法重心下移,建立“执法+社区”联动机制,邀请社区网格员、商户代表参与执法巡查,提前介入化解潜在矛盾,推动执法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三是改变传统的以行政命令为主的管理方式,在矛盾调解过程中注重沟通、协商和理解。对于一些轻微的城市管理违规行为,如首次违规且情节较轻的情况,以说服教育、劝导整改为主,避免简单粗暴的处罚,既维护城市管理秩序,又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关于“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执法”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根据住建部、省住建厅《关于全面加快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通知》要求,我州持续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全州9县市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依托大数据、云监控、数字分析等手段,打造“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督”于一体的AI智能视频巡查体系,实现重点区域全面布控、抓拍问题智能分析、执法队伍统筹协调,以可视化、动态化、多维度方式,对占道经营、违章停车、违法建设、环境卫生污染等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实时监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从而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有效助推城市管理效能提升。目前我州大姚县率先推行的智能锁车系统已能通过智能化、物联化手段实现违停车辆取证、锁定、处置、解锁全流程闭环管理,下步将在全州推广普及,您提出的“在关键路段的违停车辆,可采取智能摄像头抓拍的方式进行处罚,减少锁车这样的生硬执法”建议很快能实现。
五、关于“完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一是建立与宣传部门、网信办、公安网监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舆情信息。在遇到重大舆情时,协同开展舆情研判、信息发布、舆情引导等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舆情处置效率。二是成立信访维稳和网络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网络舆情工作应急处置预案,建立舆情分级响应机制,规范信息发布与回应流程。三是加强各类矛盾的排查化解,切实解决群众、网民合理诉求,对待不合理诉求依法依规解释清楚,细致引导,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网络舆情。
感谢你们对我州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城乡建设管理执法监督科 杨晓旭
联系电话:13987878618
楚雄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