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53230056881017XU-/2018-0910008
- 公开目录:政策解读
- 发布日期:2018-07-31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楚雄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楚雄州乡村规划编制技术要点》解读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州新一轮乡村规划的编制,建立起县市域乡村空间管制体系;制定基层能管理、农民看得懂、能管用的村庄规划,楚雄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了《楚雄州乡村规划编制技术要点》(以下简称“技术要点”),2018年8月1日发布执行。现解读如下:
一、制定的必要性
楚雄州2013年就已经完成了全州近1.5万个村庄的乡村规划,由于当时的资金限制,主要是在卫星影像图进行规划,与实际地形误差太大,规划对乡村建设的指导作用有限,亟待根据建设需要推进新一轮乡村规划编制工作。但是国家、省制定有关乡村规划技术标准有的内容过于原则,有的缺乏针对性,技术标准不统一,难以满足我州乡村规划管理实际和当今乡村振兴的政策需求。加之各涉农部门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在农村实施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缺乏区域统筹,村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缺乏协调,哪些村该迁,哪些村该留,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如何配套等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因此,有必要借鉴先进地区的技术标准,以“能用、能管”为目的,综合制定一个从区域统筹到村庄建设的规划编制技术要求,以指导各县市编制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
二、起草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楚雄彝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云南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导则与审查要点》等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制定。
三、起草过程
根据我州乡村规划管理实际需求,2017年8月楚雄州住建局委托云南广厦设计院为主组织编制技术要点。通过两个月的调研,三个月的起草,经五次修改后,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各县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意见,经州规委办公室组织专家技术审查通过,并按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经过公示后,经州住建局第3次局务会议审议同意,2018年8月1日发布执行。
四、主要内容解读
(一)技术要点在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中突出了“多规合一”理念。现行的涉及乡村的规划很多,有国土、环保、林业、经济社会区划、城乡建设,由于编制的技术体系各异,加之缺乏总体协调,造成规划执行期间才发现冲突较大。从县政府层面通过统一平台、统一技术标准、总体协调各部门规划的“多规合一”是解决多个部门规划冲突的有效途径。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作为空间管制规划之一,技术要点中规定了由县政府牵头编制,多部门协调编制的组织形式。
(二)在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内容中增加了编制专题调研报告的内容。针对以往规划只是在县级层面看地图确定哪些村要搬,哪些要留的评估,往往与实际情况差距太大。同时,考虑村庄规划今后的实施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对本乡镇的村庄怎么迁、怎么并,更有发言权,技术要点专门增加了以乡镇为单元的迁村并点的专题内容,在资料收集阶段乡镇就参与进来,把乡镇的村庄搬迁调整思路落实在报告内容中,作为规划编制依据,也为今后规划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针对我州空间管制需求,对迁并村庄类型进行了划分,便于基层确定搬迁的村。我州自然村小、散、乱的空间布局严重制约了以人口为核心的生产力要素的聚集,技术要点针对我州村庄的自然地理环境划分成7种类型:自然灾害频发村庄;严重缺水、地方病等不适宜生存区的村庄;与国家的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规划冲突的村庄;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区的村庄;基础设施配套困难的村庄;重大基础建设搬迁村庄等类型的村庄,为便于基层迁村并点使用。对编制图件分为县市管理总图和乡镇管理分别出图,图件上直接标注迁并的村庄名称、数量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求,方便县和乡镇各层级管理部门上墙直接实施规划管理。
(四)分类编制村庄规划。2013年实现了全州村庄规划全覆盖,由于村庄点多面广,资金、人力投入巨大,而且经过多年的村庄建设实践,对于几十户的村庄主要是环境整,编制规划的意义不大,技术要点制定了一般环境整治型村庄可通过村庄建设“村规民约”进行建设管控。
(五)增加了技术条文的实用性。国家、省的技术规定过于空泛,为使我州基层规划管理使用方便,结合我州实际对规划编制的技术内容进行了深化,并制作了相关的表格、范例、附件。
楚雄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8年8月1日